湘声报 通讯
  <<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>>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   |返回版面浏览|
湘声报      第002版  时代风潮     第00435期

祁东三线一廊经济开发系列报道之五
深山迎得远客来
——祁东灵官镇招商引资成为全县“大哥大”
彭期龙

  9月1日,祁东县灵官镇熊罴岭深处,传出一阵“噼噼啪啪”的鞭炮声。一家合资企业——祁东县电解锰厂在这里投产。目前,灵官镇已与外商和省、市外贸公司签订三个合资合同,引进资金1500万元,现已到位490万元。与今年全县各乡镇引进的资金相比,该镇居于第一位。
  灵官镇地处偏远山区。境内的熊罴岭,曾是没有人烟、熊罴生活的地方。在这里有个传说:古时农民送交皇粮要经过这座山,肩挑背驮,苦不堪言。朝廷有个祁东籍的宰相,在皇帝面前奏请:熊罴岭粮道险峻,皇粮免交。皇帝派出钦差大臣实地老察。马进不了山,轿子也抬不上,钦差大臣只得步行,走了半日,抬头不见山顶。这时有一白发老人扶杖而来,他们便迎上去问路还有多远,老人答道:“我从学会走路就开始爬山,现已鬓发皆白,五尺手杖磨短了三尺。”钦差大臣听了毛骨悚然,立即回去向皇帝报告,皇帝下诏祁东免交皇粮。这虽是一个传说,但从中可以看出灵官镇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不佳。镇党委、镇政府和县“三线一廊”经济开发指挥部驻镇工作队坚信: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近两年来,他们极力改造软硬环境,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。
  首先,他们为客商提供比沿海和县内其它乡镇更为优惠的政策。凡来投资者,不论身份,不问资金来源,只要合符国家有关法律,就热情接收。各种税收,按照上级政府规定,能减则减,能免则免,不打折扣。各种规费一律减半征收。低价或无偿提供用地和厂房。一切手续由镇政府和“三线一廊”驻镇工作队代办,不须客商操心劳神。同时,他们极力改造硬坏境。新修了16公里公路,全镇32个村公路畅通。将高压电容量由50万千瓦提高到650万千瓦,电力供应可得到保证。安装了180门程控电话,到10月份可入组进户。架设了两个电视差转台,中央、省、市和县、镇的信息能及时传播到户。还新建了一处市场,一条商业街。总投资达1000多万元,并制订了招商引资奖励政策,广泛发动干部群众招商引资。
  这一系列措施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今年6月,由桃园村一打工仔牵线,香港保成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(塞拉里昂国籍)杨乐民投资90万元,生产塑料热收缩薄膜、农用塑料薄膜等塑料系列产品和原材料增添剂及辅料,年产量2000吨,产值1500万元,利税200万元。镇党委、镇政府和“三线一廊”工作队决定,将撤区并乡后一个原乡政府的大院,全部无偿提供给厂方,这样节省了基建工程时间,使该厂提前一年投产。今年4月,外商与省外贸公司合资400万元,在该镇兴建一个年产值2500万元、利税500万元的电解猛厂。厂址选在熊罴岭半山腰上。镇党委、镇政府和“三线一廊”工作队带领群众,开山凿石,硬是修通了一条长63公里的公路。外商见了,感动地说:“有这样的决心和干劲,何愁干不出事业来!”


|